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医通道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文化建设 专题通道
科室动态

妇科

中年发福?内藏玄“肌”!——我院妇科成功治疗一巨大子宫肌瘤患者

时间:2022-01-14 23:25:59 来源:妇科 作者:杨阳
时间:2022-01-14 23:25:59  作者:杨阳

方女士今年50岁,半年前开始自觉下腹部隆起,以为自己人到中年开始发胖,也就没放在心上。最近1周有明显下腹坠胀的感觉,方女士觉得不太对劲,就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妇科就诊。

接诊方女士的是妇科罗宁主任。罗主任在初步检查后发现,方女士腹部隆起并非发胖,而是下自盆底、上至膈肌下、两侧达腋中线的一个巨大质硬包块。CT检查也进一步提示方女士腹部有一23*12*32cm大小实性为主包块,且血流丰富。患者手术意愿迫切,罗宁主任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了住院。患者住院后,罗宁主任团队召集了全院多学科会诊(MDT),为患者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手术方案。

图片


图片



因为术前影像学提示患者瘤体血供丰富,加之肿物性质不明,术中出血多甚至手术止血困难可能。如果术前即行瘤体血管介入阻断,术中出血风险能大大降低,但患者将承受术前栓塞操作带来的组织缺血疼痛及额外一大笔治疗费用。经多科专家讨论后,团队决定启用我院“杂交手术室”实施本例手术。“杂交手术室”是英文“hybridoperation room”的直译,也可以称为复合手术室。杂交手术室不仅具有复杂外科手术所要求的全部硬件条件,还配备有介入治疗所需的DSA系统,可以同时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影像检查。在这样的硬件加持下,患者术中若出血多,则能立即在手术台上行DSA介入栓塞止血,从而减少了预处理带来的医疗花费。


图片


手术由罗宁主任主刀,谢静燕主任担任助手。手术团队探入腹腔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将包块安全取出。巨大包块长期压迫在腹腔里,一旦将实体肿瘤取出,腹腔内压力将骤然下降,极易引起血流不稳定,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在手术医生的小心操作及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包块被安全取出腹腔。

图片

图片


包块取出后,经过仔细探查,确认包块为来源子宫的巨大肌瘤。手术面临的第二大难题是复杂的解剖。尽管子宫上段已被提出腹壁外,但盆腔深部子宫直肠窝仍被瘤体占据着,暴露困难。由于瘤体巨大,致使整个子宫及宫旁组织已丧失了正常的解剖结构。罗宁主任在手术中思路清晰、技术娴熟,两位主任配合密切,子宫最终被完整切除的同时,未伤及任何周围邻近脏器。

图片


经测量,离体肿物重5446g,子宫大小14*7.5*7cm,肌壁间肿块最大体积32cm*20cm*15cm。

图片

为减少观看不适,图片已做处理


在整个手术团队的紧密配合下,仅耗时2小时即成功完成了该例手术,总出血量不到500ml,术毕安返病房。围手术期间,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生化指标正常,术后4天康复出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患者腹部术前、术后对比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子宫肌瘤按肌瘤与子宫肌壁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症状与肌瘤部位、大小和有无变性相关。常见的症状有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以及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超声检查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

治疗方面如患者无明显症状,且无恶变征象,可定期随诊观察。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另外,其他一些如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高能聚焦超声(HIFU)也可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者。

图片

子宫肌瘤分型


罗宁主任提醒广大女性,子宫肌瘤除黏膜下肌瘤外,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因此广大女性应重视健康体检;如既往肌瘤有迅速增大、月经量增多、压迫症状、肿瘤指标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 专家介绍

罗宁,副主任医师,中国第27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妇产专家。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妇科相关手术技术娴熟。在援外期间成功实施各种抢救及急危重大妇产科手术100余例,无一例临床差错,得到患者和当地医务人员高度赞许。

图片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