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医通道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文化建设 专题通道
专科护理小组

专科护理

人工气道/非人工气道吸痰工作坊报道

时间:2023-04-18 07:02:04 来源: 作者:危重症护理小组
时间:2023-04-18 07:02:04  作者:危重症护理小组

气道管理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护理方法,更是危重病抢救和监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因而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如何进行气道管理?人工气道患者如何选择湿化装置?非人工气道患者如何湿化?雾化吸入装置该如何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我院危重症专科小组于2023年3月21日开展“人工气道/非人工气道吸痰工作坊。让更多的危重症专科小组成员、危重症护理单元的护理同胞们了解气道管理的临床实践。

首先阚小华护士长向我们介绍了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实践。在2012AARC气道湿化指南推荐: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化。在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堵管的发生率中也提到:痰液粘稠增加人工气道内痰痂堵管的发生率。那么理想的气道湿化装置一定是越生理越好。它能够保证对吸入气体有效地加温湿化;尽量降低对机械通气效果的干预;减少对呼吸道的损害;希望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避免湿化装置对患者产生电或化学方面的损害。理想雾化设备选择应在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的同时,还能结合患者的健康状态、最大吸入流速、手口协调操作能力、经济承受能力和喜好选择个性化的吸入装置,所选择的吸入装置应保证药物的最大沉积率及分布。同时再结合气道廓清技术、体位引流联合振动排痰、早期活动等方法共同来对气道进行管理。

随后进行分组演示,人工气道吸痰(操作者:张国新)、非人工气道吸痰(操作者:王志华)、高流量(操作者:蒋宵)、气道湿化(操作者:阚小华、梁钰、蒋传媛)。

人工气道吸痰(张国新):气道内吸引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肺泡正常通气最直接有效且最根本的方法,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频繁的操作之一。如果气道内吸引的时机、方法等选择不当,会造成多种不良后果,如气道黏膜损伤、低氧血症、人工气道梗阻、感染等,影响患者康复。根据中华护理协会团体标准,开放式吸引应先吸引口咽/鼻咽部后更换吸引管再吸引气道。从而进一步指导、规范护士的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降低该操作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非人工气道吸痰(操作者:王志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吸痰前充分评估病人缺氧耐受情况,吸痰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吸痰前后予提氧流量至6L/min,30~60秒。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次。提倡一次吸净痰液,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压力调节:成人0.04-0.053Mpa(300-400mmHg);小儿0.033-0.04Mpa(250-300mmHg)吸痰过程中应鼓励病人咳嗽,痰液粘稠者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以提高吸痰效果。

高流量的使用(蒋宵):一般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普通氧疗装置提供的氧流量最高是15L/min,远远低于患者的实际吸气峰流量,不足的流量部分会被同时吸入的空气补充,因此吸氧浓度会被严重稀释,且难以得知准确的吸氧浓度。而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内置空氧混合器,并可提供高至60L/min的混合气体流量,远高于患者的吸气峰流量,从而保证吸入氧浓度的恒定,并且可高达100%。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作为一种新的氧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氧合,减少有创以及无创机械通气概率,并通过加温、湿化装置使气体达到人体最适宜的温、湿度,提高舒适性,与传统氧疗方式相比有着明显优势。HFNC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结果,随着HFNC的广泛应用,为居家氧疗提供了更多选择。高流量的特点:氧浓度恒定、良好的温湿化效果、冲刷呼吸生理死腔、产生一定气道正压、舒适性、耐受性好。

气道湿化(阚小华、梁钰、蒋传媛):理想雾化设备应具备:肺沉积率较高;吸气流量较低时能够正确分配;不强调患者协调能力;能够精确、重复加药;容易操作;能提高患者正确吸入的意识;使用机制直观;具备防止用药过量的安全机制;能减少口咽沉积等特点。分类有:喷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软雾剂。装置类型分:喷射雾化器(输出颗粒在3~7 μm)、超声雾化器(输出颗粒在4~10 μm)、振动筛孔雾化器(输出颗粒3~5μm)。雾化颗粒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治疗下呼吸道的有效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 μm,以3~5 μm为佳。

良好的气道管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患者尽量维持气道原有的功能,让患者掌握基本的气道管理方法。维持有效通气,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最终的目标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护理人员是实现良好气道管理的基石与核心。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